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血之孙吴 > 第1590章 第三阶段

第1590章 第三阶段(1/2)

    冉闵和乞活军被歼灭,徐成军团北上占据晋阳,并州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由于与冉闵的一系列战役都发生在三百里蒙坑,因此此战被称之为“蒙坑之战”,是为冉闵和乞活军的落幕之战。

    此战中,北周中路军三个军团十五万人歼敌一万,自损五万余人。

    所幸将领无人阵亡,虽然损失颇重,但也收获了一万余匹战马。

    由于晋阳城已经被占据,接下来不再需要大规模的攻城战,于是宇文邕下令解散辎重军团。

    宇文邕把中路军三个军团缩编为五军,分别由李远、梁睿、蔡佑、陈安、北宫纯进行统帅,每人两万。

    其中,刀盾兵、长枪兵、弓箭手各五千人,骑兵各两千人,工兵(操纵投石机等器械的部队)各三千人。

    除此以外,由于骁果军只剩下二百余骑,几近覆灭。

    于是,宇文邕下令取消骁果军的编制,并提拔其中的宇文导、宇文贵、贺兰祥三人为将。

    宇文导(511-554年),字菩萨,代郡武川人,鲜卑族。

    西魏时期大臣、十二大将军之一,文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次子。

    宇文导雄杰豪迈,仁义慈惠,深得叔父—宇文泰的喜爱,册封为饶阳县侯,加号冠军将军。

    大统元年(535年),拥戴南阳王—元宝炬即位,建立西魏政权,授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屡立战功,历任华州刺史、侍中、骠骑大将军、章武郡公。

    大统十六年(550年),官拜大将军,名列“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导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追赠尚书令、秦州刺史,谥号为孝。

    百姓得知宇文导死讯,皆痛哭哀嚎,送葬队伍多达万余人。

    天和五年(570年),朝廷追赠太师、柱国、豳国公。

    这一世,宇文导本为骁果军军官(不再是宇文护兄弟),后宇文邕解散骁果军,遂出任军中上将。

    …………

    宇文贵(560年~576年),字乾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

    北周宗室大臣,文皇帝—宇文泰之孙,齐炀王—宇文宪长子。

    年少聪敏,精于骑射,爱读《孝经》。

    天和四年,册封安定郡公,时年十岁。

    建德二年,拜齐国世子,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豳州刺史。

    留心民政,明察秋毫。

    建德五年(576年),去世,年仅十七岁,追赠大将军、齐州都督。

    这一世,宇文贵同样为骁果军军官(不再是宇文宪之子),后宇文邕解散骁果军,遂出任军中上将。

    …………

    贺兰祥(515年~562年),字盛乐,代郡武川人,鲜卑族。

    北周开国元勋,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常山郡公—贺兰初真之子。

    早年丧父,得到舅舅—宇文泰抚养。

    起家奉朝请、威烈将军,聪慧勇敢,渴望建功立业。

    迁都督,参与消灭侯莫陈悦、奉迎孝武帝元修、进攻潼关、活捉东魏将领—薛长孺、进攻回洛城。

    大统三年(537年),跟随于谨进攻杨氏壁。

    沙苑之战中,留守京师长安,授镇西将军。

    四年(538年),随西魏文帝东征,参与河桥之战,迁大都督。

    九年(541年),参加邙山之战,迁骠骑大将军。

    十四年(546年),出任荆州刺史,晋封博陵郡公,颇有政绩,深得爱戴,安抚收容百姓。

    十六年(548年),名列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受命修建富平堰,开渠灌溉,造福百姓。

    北周建立后,升任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武成元年(559年),击败吐谷浑,平定西部地区,晋爵凉国公。

    保定二年(562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赠太师、同州刺史,谥号为景。

    这一世,贺兰祥同样为骁果军军官(不再是宇文泰的外甥),后宇文邕解散骁果军,遂出任军中上将。

    …………

    之后,宇文邕虽然解散了骁果军,但二百余人尽皆被委以重任。

    其中,宇文导带着亲卫骑兵被派往东路军—徐成军团为将,统帅后军;

    宇文贵带着亲卫骑兵被派往东路军—石越军团为将,统帅后军;

    贺兰祥带着亲卫骑兵被派往西路军—毛当军团为将,统帅后军;

    其余骑士分别在中路军各军中的骑兵部队担任军官,负责训练并统帅骑兵。

    同时,宇文邕上书朝廷,恳请擢升蔡佑、陈安、徐成三人为十二大将军。

    一时间,中路军十万之众人人感奋,士气大振。

    三日后,全军休整完毕,随即全军北上。

    宇文邕作为主帅下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