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鼎建大工的银子,没落到他们口袋里罢了,不就是想要裹挟朝廷,把这些活儿都落到他们家,然后他们再扑买出去?”朱翊钧放下了千里镜,笑着说道。
大明鼎建大工禁止三次以上的扑买,甚至多数重要工程,都是由工兵团营完成,工兵工兵,是军事的单位,某种程度而言,王崇古能调动的兵力,比戚继光还要多的多。
只是这些工兵,基本不承担作战任务而已。
大明的君臣不再说话,静静的站在河堤上,看着漕船驶过水面,盛夏的风拂过了所有人的面庞,大明的繁荣扑面而来。
万历维新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万民的生机。
浙东运河的修缮,完全是因为大明再次开海的切实需要,从宁波上船的货物,可以直接顺着运河北上。
朱翊钧忽然开口说道:“戚帅,这边就是戚帅当年抗倭之处?”
戚继光面色复杂的说道:“不在杭州这边,而是浙东运河的尽头,宁波和舟山一带。”
“嘉靖三十七年,臣在舟山战败,被革罢归乡,当年狼烟四起,元辅再荐,输贿赂五百两黄金给严世蕃,严嵩给胡部堂写信,胡部堂再保,臣才再次被启用。”
“后来,臣带着元辅给的二百两黄金,去了义乌,招募了义勇。”
戚继光告诉了陛下,他被张居正举荐南下抗倭,在浙江的头三仗,全都输掉了,而且输的非常凄惨,今天在站在杭州的地界,戚继光也是百感交集。
谁能想到,那时候只知道冲杀的愣头青,现在也是帝国的大将军,国之柱石,万历维新支柱之一。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朕听万宗伯说,那时候,有人要给戚帅好看,说好的侧翼、压阵、援兵、粮草,一样都没有,只能孤军奋战。”
万士和专门为皇帝整理过戚继光东征的所有文书,舟山一战,戚继光的确是输了,但有人在刻意针对戚继光。
具体来说,那时,严党和清流闹得正凶,严党不希望清流把手伸到浙江抗倭事儿里。
戚继光是张居正举荐来到浙江,严党就给戚继光准备了一份大礼。
“输就是输了,当时兵凶战危,各部都被阻击,也算不上是有人要针对。”戚继光没有为自己的战败推脱,输就是输了,后来,他也打过不少这样的仗,都赢了。
戚继光第一次南下浙江,是张居正举荐,第二次,是张居正贿赂严世蕃得来的官职,甚至张居正还给了戚继光二百两黄金,让他招募浙江义勇。
海瑞追查徐阶贪腐,死咬着不放,从隆庆年间追查到万历年间,但海瑞从来不追查张居正的贪腐。
在那个举世皆贪的年代里,张居正贪的那点银子,大部分都拿来打点关系了。
“自那之后,戚帅好像从无败绩了。”朱翊钧笑着说道:“这里距离戚帅募兵的地方,有多远?”
“一百六十里,四日路程。”戚继光赶紧回答道,义乌,戚继光传奇的起点。
“去看看吧,路上,戚帅也讲讲当初的旧事。”朱翊钧上一次来浙江,没有跟戚继光提这件事,因为上一次,是万历十三年,大明还没有报血仇,倭寇甚至要入寇朝鲜,仍然十分的猖獗。
到了万历十七年,倭寇在朝鲜大败,算是让倭寇对大明的影响彻底消失。
嘉靖二十九年朱纨自杀,嘉靖二十九年末,倭寇攻舟山、岑港、双屿宁波;嘉靖三十年,倭寇再犯浙江;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进犯温州、台州;嘉靖三十四年,七十条倭船,冲摊登上浙江,冲杀到了杭州,杀人如积山,流血成河。
这两千余人的倭寇,从杭州一路打到了南京城,方才得意而去。
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再犯,从浙江打到了南衙的江宁镇,径侵南京,烽火烧至应天。
朱翊钧去了义乌,去的路上,戚继光讲了当初义务募兵故事,朱翊钧频繁看向了陈大成,陈大成是戚继光心腹中的心腹,常年在戚继光身边。
起初,陈大成是个刺头,听说戚继光来招募义勇,直接对着所有人说,谁也不许投兵!
陈大成不仅不让陈家人投兵,还不让义乌人投兵。
一来,义乌有个叫宝山的地方,有个小银矿,陈大成怀疑募兵抗倭是假,募役采银是真;
二来,那时候朝廷没有任何信誉可言,朝堂昏暗无道,党争大于一切,而地方势豪趁灾兼并,倭患起,义乌县衙连命案都不闻不问了。
陈大成带着矿工和义勇,身体力行的阻拦募兵。
“后来呢?”朱翊钧又看了眼陈大成,现在这么老实的他,以前胆子是真的大。
陈大成嘴角抽动了下说道:“后来戚帅把臣打了一顿,差点把臣给打死了。”
“哈哈哈!”朱翊钧听闻,先是错愕了下,而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这真的是意料之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