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斐列格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占领北查科地区的国家,必须保障当地印第安人的权益,这样一来,巴拉圭就必须接纳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为本国公民,这符合东非在国际上的一贯做法,进一步深化巴拉圭的民族融合进程。
像阿根廷这种“白人至上”的国家,反而不为东非所喜,毕竟东非本身也不是一个纯白人国家。
德尔埃斯特罗当然不清楚东非的这些小算盘,现在他不谋求整个北查科地区的领土主权,也要强行为玻利维亚分一杯羹。
他说道:“斐列格阁下,虽然我们玻利维亚确实输掉了战争,但是我认为将北查科地区全部划入巴拉圭也是不合理的,玻利维亚可以接受恢复战前双方实际控制线,作为两国边境,但无法容忍巴拉圭强夺所有北查科地区领土。”
斐列格还没有开口,巴拉圭代表皮里萨尔先反驳道:“哼,德尔埃斯特罗先生,不知道当初你们入侵我们巴拉圭北查科地区控制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今天这个结果。”
“玻利维亚对巴拉圭不宣而战,本来就是不义之举,如果不是我们反应快,以巴拉圭本来就孱弱的国力,恐怕早就亡国了。”
“战前玻利维亚本身领土就是我们的数倍,人口更是巴拉圭的两倍之多,所以,玻利维亚对巴拉圭的入侵,本来就是以大欺小,贪得无厌。”
“所以,你们还妄图站在道德制高点,这简直就是可笑,玻利维亚在战争之中的表现,完全就是不仁不义。”
“而且,从19世纪以来,玻利维亚几乎和几乎所有邻国,都发生过领土争端,这充分证明了玻利维亚就是一个好战的野蛮国家,你们对北查科地区的贪婪,也证明了这一点。”
皮里萨尔这一番话,可以说起到了极佳的效果,这次参加会议的国家中,智利,秘鲁,阿根廷和巴西,同样和玻利维亚有过领土问题,他们显然不能站在玻利维亚的角度,指责巴拉圭,毕竟如果反驳皮里萨尔的话,那他们从玻利维亚获得的领土,就少了一分合法性。
此前,他们和玻利维亚关于领土的问题,其实和北查科地区的争议都是相似的,所以,错的只能是玻利维亚。
同时,皮里萨尔将巴拉圭包装成一个“弱小”国家,自带受害者背景,这种情况下,玻利维亚输了,那只能怪玻利维亚自己军队不争气。
当然,为了进一步逼迫玻利维亚接受现实,皮里萨尔接着加码说道:“如果,德尔埃斯特罗先生,不认同如今会议的结果,那也好办,我们巴拉圭可以给你们机会,将战争继续下去,如果你们能夺回北查科地区,那我们巴拉圭也就认了,但是继续战争的后果,玻利维亚必须全盘接受,到时候,就不只是北查科地区一地的问题了!”
德尔埃斯特罗被气的面红耳赤,却吭吭哧哧说不出话来,皮里萨尔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但他完全拿这个巴拉圭人有一点办法。
随着北查科地区战争的结束,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战争却依旧在进行,如今巴拉圭军队已经深入玻利维亚东部国土范围内。
随着,前线主力的崩溃,后续玻利维亚虽然极力挽回,却也无力回天,除了巴拉圭的威胁以外,玻利维亚国内的地方势力也蠢蠢欲动,一个不小心,玻利维亚就有可能四分五裂。
无奈,德尔埃斯特罗只能代表玻利维亚政府,接受战败这一恶果,除了割让北查科地区以外,同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巴拉圭方面的主要收获,就是国土面积达到了四十八万多平方公里,而玻利维亚面积只剩下一百万平方公里出头,整个北查科地区的二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不像前世一样,一分为二,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一起分享。
至于其他条款,实际上的好处则归于东非,像战争赔款,用来抵消此前巴拉圭向东非借助的战争贷款,这次巴拉圭为了战争胜利,购置了大量武器……
这样一来,巴拉圭和东非都取得了好处,只有玻利维亚受伤,至于其他国家,在东非霸权之下,敢怒不敢言,毕竟玻利维亚的下场已经不言而喻。
同时,他们这个时间段,就算求助其他大国,来抗衡东非也做不到,就比如玻利维亚背后的支持者美国。
因为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现在美国自己都焦头烂额,哪有闲心顾得上玻利维亚局势的发展,这也是玻利维亚为什么输的如此彻底的重要原因。
除了美国以外,在南美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家只剩下英国,可英国现在也步入美国的后尘,更别说英国早就在南美尽显颓势,根本无法和东非,美国竞争,至于区域大国,阿根廷和巴西,他们最多自保,想干预东非这种大国的决定,根本不可能实现。
随着《蒙得维的亚议定书》的签订,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战争彻底划上句号,巴拉圭军队将从玻利维亚撤出,退回北查科地区这个如今巴拉圭领土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