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隆万盛世 > 第1252章 1343退让

第1252章 1343退让(2/3)

现在最关心的还是,朝臣们对此的反应。

    此刻,他的视线投到谭纶身上。

    虽然在朝廷的时间,他比谭纶长的多,但是入仕途的时间,谭纶却是他的前辈,或许在分析人心上,会比自己高明。

    于是,魏广德对谭纶说道:“子理兄,你看今日之事,朝中会不会翻起滔天巨浪?”

    别看一下午没有什么奏疏出现,可是魏广德相信,如果有人选择上奏,那比如要经过一晚上酦酵。

    他们不仅需要联络更多志同道合之人,自己草拟奏疏也会反复斟酌修改。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上奏,那肯定是在明日。

    听到魏广德问起此事,谭纶不仅揉揉发胀的额头说道:“此事,之前我就想过,朝廷里肯定会有不少人上奏反对的。

    今日都察院就可见一斑,他们最后并没有争出个子丑寅卯来。

    而且,虽然都察院是关着门来争执,这时候必然有许多人会和同乡好友联系,一起商议探讨。

    只不过,我观首辅大人,既然已经强行推动此事,断然是不会轻易放弃,定然会执意坚持己见。

    最关键的还是,京师官员,虽然大半来自江南,可北方官员亦有不少。

    此次首辅之举,明显是针对心学。”

    谭纶说道这里,不由得环视众人。

    要说魏广德这帮人里,谁是心学门人,这个还真不好说。

    因为他们几个人,似乎就没一个人说过自己是心学门人。

    只是江西那地界,谭纶心里也清楚,在那里学习的读书人,就没人没看过心学著作的。

    见他视线扫来,魏广德等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都是轻轻摇头。

    见到几人的表态,谭纶才笑道:“如此就好理解了,善贷之前只以江西读书人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

    在江西,不说那四大书院,其他书院也是多如牛毛。

    就比如南昌、吉安等地,为何我江西文峰鼎盛,还不就是因此。

    你我认为要是禁了书院,读书人怕是都会闹腾起来,只怕会搅动天下。

    但除了两京和我们江西、浙江,这心学又有多少门人?

    比起传承百年的理学,心学总是要若上一筹。

    张江陵怕是就算准了此点,也就是让朝堂上那些心学门人会激烈反对。

    而对于理学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书院反击对手,朝廷要真关闭书院,那心学传播的途径就等于被切断了,此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

    “子理兄的意思是,朝廷里大部分官员会支持首辅的决定?”

    魏时亮皱眉问道。

    今日议事,魏广德只找来了谭纶、江治和魏时亮三人。

    本来劳堪也是可以来的,可他人还在江西老家。

    在浙江办差完成后,他就上奏以身体有恙为由请假半年,直接跑回家省亲去了。

    谭纶提出的观点,让魏广德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可不就是这样,他以自己的角度考虑,就认为大部分读书人都会反对,也都应该反对。

    毕竟关闭学院,就等于断了学子上进之路。

    可他却忘记了,此次新政最受打击的,其实不是朝廷里占大半比重的理学派,实际上他针对的是那些四处宣扬心学的心学派。

    在他们聚众讲学的过程中,不仅宣传心学观点,还褒贬时政,对张居正更是口诛笔伐。

    当然,其中不乏有致仕、罢免官员参与其中。

    毕竟,大家其实各有目的。

    被致仕和罢免的官员,对张居正是当然的不满,那些心学门人大肆贬低张居正正好和了他们的心意。

    他们愿意为这些人站台,并且提供资助。

    至于心学好还是理学好,其实对于当过官的人来说,心里早就有答案。

    “子理兄,你这话我就想明白了。

    或许会闹腾两天,但绝对不会整出大事儿来。”

    魏广德苦笑道。

    谭纶只是微微点头,不过脸上还是一副郑重表情。

    至于江治、魏时亮两人,也都想明白了。

    他们和魏广德一样,思想没有跳出江西,依旧是以江西读书人的想法去考虑天下读书人。

    要说现在天下读书人心学、理学是二八开的话,那在江西,几乎已经达到四六开,许多江西学子都把心学看成至圣之言顶礼膜拜。

    王明阳对江西的影响力太大了,绝不是后世可以想象的。

    谭纶能想到这些,还是因为他出仕后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做官,这些地方心学也很泛滥,但远没有江西这边厉害。

    由此,他能从理学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直接把官员分割开,而不是当成一体的读书人。

    “不过,首辅搞出来这事儿,以后怕是要背上骂名。

    在他倒台以后,理学可不会记他的好,只会以此大肆贬低于他。

    只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