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只有怪兽可以吗 > NO.467:于是鬼蛇挂起了批脸

NO.467:于是鬼蛇挂起了批脸(1/2)

    “它的状态怎么样?”

    奥默.林顿站在人体工学椅的一旁,嘴上虽是在问,但那并不安分的双眼却已经在那电脑屏幕上获得了答案。

    “看起来也太乱了。”

    站在工学椅另一旁的爱丽速子充当了嘴替,而被俩人这一左一右架在中间的新条茜闻言更是痛苦的抬手挼了挼她那有一段时间没有修剪的头发。

    “啊啊啊啊我有什么办法嘛!”

    “小蛇自己用吉尔巴利斯的力量控制就够精密啊!咱们实验室的器材哪儿比得上?”

    “这个确实,我也觉得豚鼠君只靠怪兽卡片就能把自己变成超一流的操作与实验设备,”速子双手抱臂的点了点头,旋即扭头看来,“可惜还是碳基,否则都可以做到某些仿生人那样直接将原料吃进去再分泌药剂成品了!”

    “你不觉得那画面怪恶心吗?”

    一个手指头戳在侧额来给她戳回去的奥默,佯作无事发生的收回些手,顺势搭在小茜的脑袋上摩挲:“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没有大面积异化就算是成功控制住状态,我毕竟不能真正24小时保持对它的控制。”

    他毕竟没打算真在傀儡师这方面深造,做不到日夜不停、日复一日的保持专注的操控傀儡。

    可他又有个傀儡是定时炸弹。

    那炸弹在现阶段还没有拆掉的办法,也不能干脆弃置,那就只能尽量延长那爆炸到来的时间。

    所以你便能看到噬星零躺在一米远的操作台上。

    几乎赤裸的全身都覆盖着电极片。只不过常人理解的电极片是用来心电监护、理疗,而它身上的电极片却是纯粹的放电。

    不过这对艾勃隆细胞构筑的身体而言大抵也是一种理疗。

    就连治疗方式要求精密且精准也是一样,否则就会让噬星零身上存在的怪兽斥力失衡。到这时,不论是哪一边的过度展现,结果都会是激进的兽化,区别只是艾勃隆怪兽或许还有挽回余地,但若是被噬星基多拉同化过度……也不知是会成为怪兽X那样的人形怪,还是干脆成为噬星者基多拉降临的载体。

    若是不考虑太多的话,奥默倒是很想试试看后者,毕竟噬星者基多拉的设定虽然挺牛逼,但那设定里也写了非常明显的弱点——眼。

    作为高维存在的噬星者基多拉,来到低维世界就是个‘瞎子’,需要噬星之眼来连接世界,后者同时起到了连接器、摄像头,以及根源优势保障——拥有眼的噬星者基多拉能够攻击对方并无视对方的攻击,但若是被破坏了眼就会立刻被当前宇宙的法则捕捉并实体化。

    这就该上强度上强度,该上当量上当量了。

    但可惜,尽管颇有几分意动,他也无法不考虑太多。

    而他考虑太多的结果就是眼前这一幕:

    本来该在行动中‘自爆’于敌人基地,不论是化作狂兽暴走还是激活基地自毁系统都是一样的噬星零,被保了下来。

    毕竟事情的发展和最初的计划不同:噬星零既没有主动暴露出于奥默.林顿的关系,在被大祭司猜测叫破身份时,又得到了奥默本体出现打断的‘反向证明’。

    两个人同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撇清关系的证明。哪怕是想说假冒伪劣,恶烬杰顿的那一火球也足以证明本体身份,这时候当然也会出现分身说——这甚至比傀儡说更有说服力。毕竟你很难想象一个本体实力就过强的家伙能用傀儡做到玛伽基多拉那样的表现。

    于是某种很强的分身这一说法得到了最多的支持率——也仅限于噬星零是奥默.林顿的阴谋论分类投票里。

    现实是支持阴谋论的人本就少之又少,尽管三个脑袋的说话方式与眼神表现很容易在粉丝群体里暴露,但那太空战里的心灵感应本就没有被直播设备捕捉播放,仅靠眼神的话,也就只有魔神Zero比较有辨识度,却又很标准。

    标准到这种昭和机器人同心圆眼瞳与凶恶眼眶轮廓,出现在基多拉这种邪恶形象居多的同样昭和怪兽身上亦是毫不违和,根本不足以成为定论的依据——也当这俨然算不上暴露的社会舆论在被奥默注意到后,他就决定延长噬星零这具傀儡的工龄。

    尽管当事人,也就是那位大祭司,已经有过认定。但考虑她那位高权重定然也该是种精神病,并且组织整个毁于一旦,手里好不容易到手的素材也被毛了一个还被抽了两个的情况下,她的心态会很波动,奥默觉得这很适合开个小玩笑。

    为这一个小玩笑来耗费精力或许不太明智,但若玩笑开成功了,那这收益便可称得上斐然。

    于是他说服了小茜和速子,让俩人协助自己调制一份‘电疗系统’来给噬星零吊命。

    当然,说是吊命,实际上只要亲自入主调整,立刻就能从半死不活的状态恢复过来。

    艾勃隆细胞是这样的,对外部能量的干涉见效总是立竿见影,才能轻易做到从小小一块细胞集合体迅速化作惊人巨兽。

    这份过于效率的能量传导特性也被速子非常感兴趣的研究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