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蛮夷首领虽然人多,恐怕也难以把他怎么样。
恐怕还会激起他的凶性,打个天翻地覆。
他们阻挡他办差,搞得他这般狼狈,让他在朕和朝廷面前失了面子,恐怕已经激怒了他。
他是常胜将军,连建奴都打回老家去了。在大明入仕之后,未尝一败。
现在,搞得他奉旨送大师入臧这件事,毫无进展,拖延了这么久,这是他从来没有经历的挫折。
让他十分没有面子。这人可是个不吃亏的主儿。
不需要朕督促他,恐怕他不把这些蛮夷打服了,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样也好,就让他在西北和那些土酋们折腾去吧。
杨凡手里没有多少兵,乌斯藏军是阎应元控制,这事看情况,没有十年八年的,恐怕折腾不出个所以然来。
现在既然不想杨家坐大,又不敢动他,那就只能想办法,暗中消耗他家的实力了。一点点的磋磨,让杨家始终聚不起来财,屯不住粮,攒不起兵。
还要让他家尽量多的得罪人,一个盟友也没有才好。
杨凡这边就可以放心了。
“陛下,青海情况不太好,乌斯藏军的粮饷”骆养性试探着问道。他想看看陛下的真实心意。
“朝廷也难啊,现在到处都要钱粮,朕也发愁啊。”崇祯慢丝条理的用盖子撇着茶叶,一边淡淡的说道。
懂了,骆养性心里顿时知道,陛下对西北是什么态度了。
“对了,朕让杨家剧团排练的那部戏怎么样了。”崇祯转头问王承恩道。
“回陛下,今晚在兴禾大剧院演出,叫做《黄粱梦》。”王承恩说道。
“好,朕到时去看看。”
崇祯把东林扳倒了,为了彻底搞臭他们,把乙巳之变以及如今种种问题都栽到他们的脑袋上,他让皇后联系涂山月,让杨家的剧团出来排一部,揭露文官贪腐误国的大戏,让百姓去仇恨他们。
他们不是靠《苏报》吗,还宣扬那个什么《大宪章》。说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他们办砸了差事,现在不想承担责任,利用一些无耻文人,胡说八道,蛊惑小民,试图把屎盆子都扣到朕的头上。
哼!搞舆论朕也是懂得的。
朕是不会自己出面的,杨家不是和东林势同水火吗。
就让他们出面好了。朕在后面操弄就好。
上次听皇后说,东林那帮人看杨家的八大楼发了大财,他们眼珠子都红了。
他们暗中挖厨子,偷菜谱,使了很多的下作手段,也搞了一大批李鬼酒楼出来。虽然服务和菜品都不如原版,但胜在便宜,把涂山月的生意抢了不少。
这八大楼皇后和宗室、勋贵、大太监、大宫女们都是入了股的。皇家、杨家和英国公府是三大股东。
气的涂山月要安排锦衣卫上门打砸。
她是东厂实际控制人涂山庸大人的女公子,定远侯的正室夫人,皇后娘娘的手帕交。她儿子定远侯府的大公子,已经定了和大明长公主的婚约。她和帝后是亲家,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这些身份随便哪个拿出来一个,都有的是人愿意奔走效劳。
锦衣卫们摩拳擦掌,争先要来表现一番。没事找事他们最拿手了。
但涂山月被杨凡劝止了,杨凡现在是有头有脸的人了,耍这些不入流的手段,他丢不起这人。
涂山庸的闺女他还是了解的,没嫁人时就是女版纨绔恶霸一枚。
得罪了她,挡了她的财路,没事她都要搞出事来。这口气怎么咽的下去。
自己让皇后一激她,她是炮筒子脾气,点火就放炮。
果然,涂山月当即就拍胸脯,对来撺掇的坤宁宫一等女官陶姑姑保证,不就是泼脏水吗,这事包在她身上,让娘娘擎好吧,绝对让他们遗臭万年。
晚上,崇祯和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刘贵妃等。换上了富家公子和妻妾的衣服,从地安门出了皇城。去兴禾大剧院看戏。
皇帝带她们出来玩,后妃们都很开心,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还沿街买了不少好吃的和小玩意儿。侍卫们身上都挂满了。
等进了三楼位置最好的那个包厢,后妃们都轻车熟路的,在宫女的伺候下换上拖鞋。点好了饮料和酒品,还有各种零食。隔着轻纱看戏。
杨家自己的剧团就是有水平,不论是服化道,还是乐队一开场就是满堂彩。杨家的剧团其实擅长京剧,不擅长唱落子平调(读烙子)。
不过,为了效果,还是平调落子合适。
“陛下,您看这杨府的剧团就是不一般呢。”周皇后满意的对崇祯说道。
崇祯也满意的点点头。“不论是演员、舞台背景、乐师都是顶尖的,确实不错。”
《黄粱梦》是几百年的老戏曲了。各种流派版本很多。这种老戏曲不好改编,毕竟前人珠玉在前。很难出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