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大喜,这么看,搞好了五天就能给每个县城弄去半年的储备粮。
现在西宁物资堆积如山,足够他们用三年的。就是分发不下去。外面被围死了。西宁城内也就两万兵马。
之所以不停的从临河城通过黄河给他们运输物资。一个是为了保障将来大师进臧后,大军的后勤补给问题,毕竟所有物资都要从这里运进雪区去。另外,杨凡不是要修青臧公路吗,几十万人的粮食也得从这里转运。
况且,目前河湟谷地处于初始开发阶段,将来内地迁来的人会越来越多的,这里也必须储备足够的钢铁工具、武器、铠甲、粮食、布匹、药品,各种生活必需品。
现在的问题就是运不进去,不是物资不够。
物资多得是。西宁城内都堆积如山了。这也是察哈尔人、和硕特人、臧人都发疯一般攻城的原因。
“不过,我们这一次只运来了一万支步枪和子弹,等夫人们回去后,才能再给你们继续运输枪支和弹药。一万支不够你们全部换装的,先用着吧。”马奇对王浩说道。
“一支步枪七斤左右,加上弹药大概五公斤。这次运输了五十吨。一共是一万支单发步枪和一个基数的弹药。还需要飞艇再运输四次,才能把五万支步枪都运来,加上弹药估计要跑十次,这需要持续运输半个月。”
“毕竟飞艇也要检修的,不能一直飞。”
杨凡的意思,这五万支步枪都放在王浩这里。将来整个雪区的管理中心放在西宁。物资储备中心也放在这里。
王浩已经喜出望外了,心里盘算着。这样也可以,只要把粮食和弹药补给,先给十三个县送去。他们就缓过劲儿来了。时间来得及。
王浩想着,正好这段时间自己加紧训练新式步枪。等五万支步枪和弹药全部到位。训练熟悉后,再找敌人开战就好。
“对了,骑兵师这边,我听夫人说,老爷的意思是把燧发枪步枪和双管燧发枪手铳撤编了,直接换单发步枪和两支左轮手枪。你们把换下来的三万支燧发枪步枪,以及九万支双管燧发枪手铳,以及弹药交给乌斯藏军。”马奇说道。
阎应元顿时感觉幸福来得如此突然。没想到他们乌斯藏军居然也有弹药和枪支。因为他们其实是朝廷的部队,按说是应该挂在兵部下面的。
五军都督府管卫所兵,兵部管营兵。这是大明的规矩。他们到底算卫所兵还是营兵,朝廷一直没有清晰。因为都不愿意管这小五万人的钱粮。但他们是朝廷的兵马是没有疑问的。
理论上,杨凡没有必要管乌斯藏军的。
管他们吃喝就不错了。火枪多贵啊。
没想到这批枪支给青海骑兵师换装后,他们原来的武器,定远侯直接赏给自己的弟兄们了。
青海步兵师一万六千官兵,一人五匹马外加三匹骆驼。车辆还有一千多辆四轮大篷车。
战马上,马鞍前部两侧,各有八只皮质枪套。可以挂两支长枪,也就是枪管截短的卡宾枪型的燧发枪步枪,也叫做马枪。
还每侧各有三只燧发枪双管手铳的枪套。一共六支手铳。
也就是说,骑兵军可以远程用马枪两次射击敌人,然后接敌后,手铳还能打十二发。
骑兵军战兵一万五千人,实际上装备了三万支燧发枪马枪步枪。还有九万只双管燧发枪手铳。剩下的一千人是文职人员,不带武器的。
这样的话,几乎可以把四万五千乌斯藏军,战斗人员几乎人手一支长枪,两把短枪了。
此外,他们还装备了组合型甲胄。他们的甲胄是,肩甲和胸甲是部分板甲,外加其他要害部位扎甲,和关节部位锁子甲组合形式的铠甲。
他们的兵马,还有三眼铳、虎蹲炮、小佛朗机炮等火器,长枪、腰刀、骑兵弓、匕首等冷兵器。他们铁甲内部还穿着一套皮甲和棉甲,带水桶头盔。
这样看,乌斯藏军的装备,在整个大明军队里,也算排第一了。
看着工兵们一捆捆的把步枪扛出来,王浩和阎应元忍不住激动。尤其是阎应元。严格来说,乌斯藏军是朝廷的军队,可不是杨家的。杨凡没有给他们换装的义务。
这支军队的核心是当初,南直隶和山西的民夫改编的团练武装。经过在西北地区的残酷战斗,四万人剩下一万五。
后来又从阿拉善囚徒里,把重刑犯调来两万五,痛加操练,合并组成的四万五千余人的大军。
陛下册封大海大师为臧地的大师后,在雪区下设十三万户,分道管理臧民。同时,设大明朝廷驻臧大臣,并且驻扎大军。
驻军就是这支乌斯藏军。按说他们应该归兵部管,粮饷都是兵部发放。
可是,兵部哪有钱粮给他们。就是有,运输到这里也是不可能的。
崇祯直接一纸诏书,命绥远行省布政使司负责他们的钱粮。甘肃和陕西两省布政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