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定方那边的大战,如果之后大武真的加强兵力投入的话,那么,只要苏定方可以给他拖到东线战场结束,付出一点代价,王羽是允许的。
毕竟,王羽清楚,接下来能给苏定方的支援有限,但偏偏那块地方,能够有利于防守的地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地区,都是易攻难守之地。
而且,说白了,四小王朝之地,王羽的底线,就算是全丢了,只要能够拿下轩辕黄大炎的四道之地,那依旧是大赚特赚。
四小王朝之地,掌握在他们大汉手中的,也就一个半道。
而且,四小王朝之地,就算是真的走到了最坏的结果,全部都丢了,他们依旧可以坐拥河东之地,沿大河而守。
七大王朝,大武的水师最为弱小。
故而,王羽给苏定方最大的底线,就在这了。
可是,对于拓跋部落这边可就不一样了,那真的是一点都不能丢。
中行山脉这种天险要是丢了的话,那和山阴就是一个下场了,接下来,不管是山阳又或者是河东河北,那都是一马平川,堪称是骑兵的跑马场。
到了那个时候,王羽光是为了应付拓跋部落就要倾尽全力了,还如何解决赵宋?
大汉的大业,说白了就在这么一座山脉上。
真以为管仲平苍策里的北锁中行,锁的只有一个军事集团镇北军吗?
这就是表面的目的,真正要锁的,那是镇北军以北,庞大的草原势力。
这只不过是管仲在制定战略之时,自认为无法短时间之内解决镇北军,或者说,自认为几乎不可能做到在解决镇北军的过程之中,确保镇北三关一座都不落入北狄的手中。
由此,从而做出来的一种战略妥协,以险关来保证减少边防力量的投入,争取向南和向西扩张的时间。
张良也很清楚,山阳王坚与苏定方那边的防线确实是重中之重,但更加重要的,还要看李靖和岳飞,需要用多长时间能够平灭轩辕黄,将东海、青南、河阳、广阳这四道之地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