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就算是皇天也没有主导权。说到底,西苍的权力,不在皇天的手中,他并非是西苍权力的拥有者。
他在中苍的时候能够命令一部分人,那是因为皇甫古渊给他这个权利。而同理,放在西苍,如果当权者不给他这个权利的话,他谁也命令不了。
武曌要让西苍这一批人入武的提议,萧若凛、英熊、皇甫青、司马悟德他们四个人虽然说是有一定的犹豫,但却也同样是心动的。
他们当然清楚,一旦真的入武之后,不管是皇甫济民,或者是萧若凛、英熊、皇甫青、司马悟德他们本身,那个时候就真的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他们的生死,完全要看大武的意思,那个时候,必定是不得自由,他们这些人存在的目的,只不过是成为大武的一颗棋子。
可是,如果他们不前往大武的话,西苍底下的那些不重要的小人物,或许会有一条活路,等到赵宋彻底打进来之后,他们这些人,只怕都会被赵宋给活剐了。
中苍与大汉之战,至少是两军交战,有投降的余地。可是,西苍与赵宋之战,是渗了血海深仇的,赵宋的那些将军不见得会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去往大武,虽然会处处受制,可是,总比亡命于赵宋之手强。
只有活下来,他们才有机会以图东山再起,辅佐陛下再立基业,光复大苍四百年河山。
更不要说,他们并不是单枪匹马过去的,而是可以带着班底一起过去的。
他们到底也还剩下两万兵马,虽说这两万兵马家眷都在河西,不见得会有那么多人会和他们切往异国他乡,可是,以利诱之的话,至少带上一半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大苍这边,还是有些底蕴的,虽然大部分都被中苍继承去了,但也不代表西苍这边一点就没有了。些许金银钱财,他们还是能够拿的出来一些的。
以金钱开路,还不怕带不走这些大头兵吗?
是的,在谈判的过程之中,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之下,武曌再次退了一步,允许他们所带的兵马到了大武之后,依旧在他们的掌握之内,而不会拆散他们。
这一点,让西苍朝天这边彻底心动了。
天启异世,虽然没有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可是,类似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只要手中能够掌握一只兵马,就算是数量少一些,可是,他们就不至于完全生死掌握在人家的手中。至少,最后的一搏之力还是有的。
而于武曌而言,就算是答应了他们这个条件,可是,他们又能够带走多少人?
就算是两万人,全部都带走了,难道就能够脱离大武的掌握吗?
再则,光有兵没有粮,有什么用?
等到他们入了大武,粮草从哪里来?
故而,光是这一点,他们大武就能够扼住这支人马的命脉了!
而且,对于大武而言,他们想要一支立起苍室这个旗号,利用这个旗号来平衡一下大武东部的局势,这个朝廷能够依旧残留一部分力量,甚至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利的!
就在萧若凛、英熊、皇甫青、司马悟德他们考虑要不要前往大武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皇天却又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前往镇南那里。
皇天在来西苍之前,先去了镇南那里一趟,所为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谋求这么一条后路,给大苍皇室正统来求一条后路。
于萧若凛、英熊、皇甫青、司马悟德他们,镇南马氏的可靠性,自然是要强于大武的。当初的小皇帝逃亡过程之中,还曾经得到过马千里的帮助。
但是,除了这个可靠性之外,其余的什么都没了。
毕竟,如果去镇南的话,他们一个兵马都带不过去,要么就是要穿越赵宋的地盘,要么就是要穿越大汉的地盘。故而,少数几个人或许能够悄悄过去,大部队但凡出现就被人家围剿了。
而如果没有任何兵马的话,去了之后,主导权就完全在马千里手中。就算马千里再扶持皇帝立下朝廷,他们几个人手中也没有任何的权利了。
而且,不管是走大汉这条路,又或者是穿越赵宋,他们几个人能不能够安全抵达镇南的地盘都是一个问题!
小皇帝肯定会有皇天等一众高手护着的,可他们几个人呢?
故而,这两条路要走哪条路,萧若凛、英熊、皇甫青、司马悟德他们其实也犹豫着呢!
武曌此人,未达目的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故而,依次游说萧若凛、英熊、皇甫青、司马悟德他们几人。
反观皇天,虽然给他们抛出了一个选择,可是,西苍朝廷具体要选择哪条路,他并没有太过干涉。
就像王诩没有去见王羽,皇天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也不愿意和西苍这边的人多过接触。
甚至,就算是他之前在中苍的时候,也没有去见皇甫古渊,而是让皇影传了个话,中苍那边直接和他接触的,也就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