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郡。
战事再次压回了小小的定海码头里。
而且随着云垂各方面持续且猛烈的进攻,时不时就有大批走投无路的倭寇举手投降。
云垂的胜利指日可待。
华阳城。
随着战事临近结束,这座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到处人来人往,笑语连天。
位于城市中央的郡守府更是闹哄哄的,甚至到处都能听到管家的咆哮。
“你你你,还呆站着作什么?”
“该帮忙打包的去打包,该装车的尽快装车。所有人都赶紧动起来。”
“是!”众多的下人们虽然不明所以却是不敢怠慢,一个个连忙加快了手脚。
“大人,”吩咐完毕,老管家小心翼翼地凑到柳永春的身边,“明天就是重阳了,咱们……这是去哪?”
说完他忍不住兴奋地朝西方望了一眼。
“是去星纪城吗?”
之前宁王殿下已经数次当着朝廷重臣的面称赞过自家主子敢为天下先,为天下郡守之表率。
眼下新王登基,肯定会大封有功之臣,那岂不意味着自家主子马上平步青云?
只不过管家有些茫然。
明天就是重阳节,然而他们现在才收拾。
时间未免太仓促,就算长了翅膀,恐怕也赶不上星纪城那边的登基典礼了。
柳永春也跟着朝西看了一眼,然而却是笑着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去星纪城,咱们回家。”
回家?
对于郡守这类封疆大吏,在哪任职哪儿就是他们的家,还回什么家?
老管家有些糊涂,反应过来后更是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大人,咱们是不是要回苏澜老家?”
“对,”柳永春轻轻地点了点头,再次确认,“就是回苏澜城。”
苏澜啊。
念着这个熟悉的字眼,柳永春微微有些失神。
他们苏澜柳氏,自古便以布匹为生,在当地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家族。
只不过世事变迁,近些年柳家的生意愈发坎坷,甚至一度难以为继。
正所谓穷则思变,一家子上百口人经过思索研究,一致决定继续经营布匹生意的同时努力向外拓展。
比如鼓励家族子弟参加科举。
其中最出杰的当属柳永春。
他一举考上了状元,最终从了政,甚至当上了一方郡守。
又比如让女儿去联烟。
嫁得最好的自然是柳婉。
她嫁到了星纪城,最后成了忠勇伯夫人。
男儿出色,女儿帮忙,多管齐下,现在柳家的生意终于有些了许起色……
“大人,大人?”
柳永春回神,笑道:“回苏澜不好吗?你我出来为官也有些好些年,该回家看看了。”
“回家自然是好的。”管家跟着点头,只是嘴里有些苦涩。
然而很快他脑子灵光一闪,呼吸都变得有些凌乱。
老管家连忙左右看了两眼,随后谨慎地压低了声音。
“大人,是不是回去当……郡守?”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都有些因为兴奋而变得含糊。
柳永春轻轻地点了点头。
两人自小一起长大,虽为主仆却也形同兄弟,他便没有隐瞒。
“苏澜的张郡守和星纪城的一些人以及中央军团都有很深的牵扯,现在被扣下了。”
“以殿下的性子,估计老张这辈子很难再出来,殿下便让我先去苏澜盯上一阵子。”
柳永春说得也是含糊,然而老管家却是听得清楚。
他长长出了口气,满面雀跃道:“太好了,老奴也已经好久没回家,正想家里人呢。”
说完他一个年近四十的男人,依然忍不住喜上眉梢。
说来,虽然华阳郡和苏澜郡都是云垂的十大上等郡,柳永春从华阳郡转到苏澜就职,似乎算不上高升。
但就像现代的联合国五常中有上三常一样,云垂的上等郡和上等郡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行政首都星纪城、经济首都苏澜郡还有龙渊之地星落郡,就是云垂十大上等郡的“上三常”。
如果说十大上等郡的郡守高升,未来大概率会成为六部重臣。
而星纪城、苏澜郡还有星落郡的郡守大概率会一步登天,直接成为六部尚书或者大理寺卿的候选人。
因此柳永春从华阳郡转到苏澜郡就职,虽然官阶不变,但绝对算得上高升。
而且按照惯例,作为星纪城的“郡守”,确切说该叫京兆府尹,通常会升职吏部尚书,掌管整个云垂大小官员的晋升。
其次是龙渊之地的星落郡,其郡守最讲究各种礼法,一般会就任礼部尚书。
至于苏澜城,作为云垂的经济中心,其郡守以后也会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