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760章两路伐唐,郑和宝船

第1760章两路伐唐,郑和宝船(1/2)

    春种之后,以薛仁贵为主将,李牧、戚继光分别为水陆两军副将,伐唐之役,正式开启。

    伐唐大军,分为水陆两路。

    陆上这一路,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拿下落在李唐手中的那半个幽州。

    毕竟,这个时候,包括辽东和辽西在内的半个幽州,都在十年前的那一战,落入了李唐的手中。

    其实,辽东之地,对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肥沃的黑土地,天然上就是一个粮食生产基地。

    奈何,这个时代的辽东,这个时期的辽东开发程度有限。

    甚至,整个封建时朝,这个地区的农业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而且,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这个地区,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掌握在汉人的手中了。

    直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时候,东北的农业资源,才开始向原始状态下农业状态过渡。

    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东北的农业资源开发才达到了高潮。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谁要是能够将辽东开发出来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加强对于草原的控制的。

    薛仁贵与李牧,带领步骑主力,直接进攻幽州东部,而后横击李唐本土。

    至于水路,留下韩世忠带领五万水师,用来从海路保障这一战数十万大军后勤,运输粮草以及保护粮道,戚继光本人,则是从青州出发,带数八万水师,直奔李唐本土,开辟第二战场。

    一旦戚继光能够在李唐本土打下一个稳定的前沿阵地,薛仁贵会第一时间从步骑大军之中分出一部分兵马,在水师的运送之下,登陆李唐本土。

    作为占据兵力优势的一方,那自然不能把主攻方向完全寄托在一个方向,而是要追求多路出击,迫使敌方也不断分兵。

    此时戚继光的战船,相比十年之前,南方之战的时候,在规模上,可是直接强了一筹。

    庞大的出海舰队之中,一架长148米,宽60米的庞然大物,横亘在所有船队的最中央。

    在他的四周,还有九座略小一号的舰船,除此之外,四周更加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近千架大小不一的船只。

    这些船只并不全部都是战船,一个水师体系也并非仅有战船,有运输粮草的粮船,运输物资以及主要作战人员的运输船,有作为前锋斥候的探查船。

    甚至,此后如果要运送步骑大军登陆的时候,还会出动专门运送战马的马船。

    而戚继光的船队之中,最庞大的那十艘战船,就是当初南方之战后,从南方朱元璋造船基地之中得到了宝船的铸造图纸,从而打造出来的宝船。

    南方之战,虽然郑和也随同朱元璋残党一起跑了,可是,他的宝船图纸以及战船铸造基地,却被戚继光先行一步拿下来了。

    只不过,这些年打造出来的宝船,有八成都武装给了徐承的东海水师,只有两成,才装备给了戚继光,至于韩世忠的黄河水师,干脆是一架都没了。

    宝船这种超大规模的战船,本身也是为了海上航行而服务的,而并非是江河之上。

    正是因为晋军的水师力量已经今非昔比,故而,在之前的征北之战中,北方的水师在前期一直避免和他们正面交锋。

    实在上,以当时双方的纸面实力对比,就算是当时的青汉水师和幽州水师联手,也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故而,在逼不得已之前,他们只能够避而不战,不断逃避。

    对于晋军会在今年开春之后正式开战,李世民这边早就已经有所预期了。

    去年冬天,晋军在幽州和青州的动作这么大,李世民还能看不出晋军这么大动作的目的,都是在李唐吗?

    毕竟,李世民本身,也是这世上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

    然而,去年的那个冬天,也是让李世民非常想要骂娘的一个冬天。

    早在晋军攻打北方的时候,他就已经猜测大晋会将下一个目的放在他们他们李唐身上了。

    故而,大晋在开启北方之战的同时,李世民则是派出了大量的使者去联系草原上的那三家,想要和他们形成一个战略同盟。

    这三家就是,他最抱有希望的就是最西边的元蒙了。

    元蒙的实力足够的强劲,整个草原之中,还有谁让晋军吃过凉州和西州那样的大亏?甚至整个天下,除了元蒙之外,都没有人再让晋军吃过这样的大亏了。

    然而,拓跋焘的死,打破了李世民所有的计划。

    从他收到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很清楚,这一战,他们很可能没有外援了,只能够依靠他们自己殊死一战了。

    一个统一草原的机会,元蒙那一边已经等的太久太久了。

    并且,元蒙在南亚,本身就已经和贵霜帝国局部交上手了。

    贵霜帝国周围那三个强大的帝国,这个时候,每一个其实都对贵霜帝国虎视眈眈了,每一个都想要将他干掉了。

    毕竟,贵霜帝国和这三家每一家都有仇怨。

    更不要说,拿下这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