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刚刚浮出“水面”的3号炮塔,还在小心翼翼地靠近电弧炮作用的范围。这是一个调整射界的过程,目标当然便只可能是还在接近的静默号了。
而在此时的启明者上,已经向指挥官通报了新的动态。
“捕捉到敌要塞的最新动态。”
画面上清晰地映出了那些正在液态金属之海游动的半球形设备。静默号的先进感应系统将它们的每个个体都标注上了明显的轮廓,自然无所遁形。
埃莉诺看着荧幕上的一幕,觉得就像是一群射水鱼。
不过,虽然看着有点滑稽,却也是最危险的一群射水鱼了吧。
“这是新型的3型浮游炮塔,带有光学镀层,有一定的隐身能力。”邓正清解释道。
“这是想要偷袭。”尼摩舰长咬牙切齿:“帝国鬼子就是这么卑鄙!”
严格意义上,余长官现在最喜欢的战术就是用静默号开着隐形力场和质量消解力场,猫在远处用电弧炮偷袭,但舰长却总不觉得这是卑鄙。
这可不是双标,而是事实,是正义和非正义的关系。
总之,既然是帝国的新型武器,便绝不仅仅只有在液态金属层上潜行这一种能力。它们发射出来的也不是凝聚了光矛和洪水般的离子束,而是绵延而剧烈的伽马射线脉冲,相当于便是一大堆小号的“雷神之杵”了。
既然是小号的,威力平平无奇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既然是齐射的,迭加起来的威力也就不容小觑了,射速极快持续的时间当然也更久。一旦发生齐射,大约是会瞬间形成一个人造的超新星暴风吧。
以上,当然也是静默号船载战术终端的模拟结果。
随后,战术终端又在荧幕上打出了一张新的画面,由各种简单却明了的线条组成,咋看还以为是高中数学的几何大题。
从代表要塞的球形图标上,打出了好几个锥形的立体扇面,但却始终游离在静默号的既定运行轨道之外。
“以这些炮塔现在所处的位置,即便是开炮了,也很难直接击中我们。”
“能量风暴的边缘扩散范围不好估量,可就算是真的扫到了战舰装甲上,也最多构成一定程度的灼烧。”
大家对静默号的性能已经非常了解了。所谓“一定程度的灼烧”,当然指的是“可以用纳米机械直接修复的灼烧”了。
说白了,这些3号炮塔的行动,与其说是准备偷袭,倒更像是准备用炮火封锁静默号可能的所有闪避空间。
埃莉诺对此还是心知肚明:“敌要塞主炮呢?”
“已经离开C区。不过,以我们现在的速度,最多再有不到60秒,我们便会进入防空副炮的射程范围了。”
事实上,现在的静默号已经进入亚光速飞弹的攻击范围了。
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导弹挂着各种致命的弹头,就像是一群疯狂的马蜂似的。可是,在距目标还有相当距离的时候,它们便都在静默号身边不断游弋的无形的光带扫中,旋即当场殉爆,甚至都没办法抵近机器人们构成的防御圈。
不断爆炸在静默号不远处腾起,将这里的星空都照亮了几分,炽热的红光甚至把舰身上还跃动着的那些马赛克都吹散了不少。
他们乘坐着巨舰在冲锋,他们依旧像是在风暴飘扬的柳叶。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或许真的会被这种在刀山和火海的缝隙间穿梭的惊险,刺激得连动作都开始变形了吧。
可是,静默号上的地球将士早已经习惯这一点了。
他们在惊险和惊吓中行走,他们会当面嘲笑着一切。
他们和这艘威风凛凛的启明者配合了许久。他们也很清楚,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现在也真的远远谈不上什么危险。
“继续前进!”埃莉诺沉着下令。余连在离开的时候,已经告诉过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只要没有遇到足以让战舰当场沉没的危机,那就是前进,不顾一切地前进到预定位置上。
这时候,在静默号的正前方的要塞C区扇面中,还是有二十几个炮塔稀稀拉拉地从厚实的金属层中漂浮了起来,开始炮击。它们是被四轮凶猛的电弧炮扫荡之后的漏网之鱼,但几乎每门炮身的悬浮底座上都还闪烁着电火花,倒是很有点重伤都不下火线的悲壮感。
明明是躲在厚实的金属海洋中,都被高维的能量攻击到了,这就是电弧炮的可怕之处了。
明明挨了四轮炮击它们都还活着,这就是电弧炮的玄学之处了。
它们终于开火了,轨道炮到粒子炮都有,火力自然有些稀疏。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为止,静默号都没有进入这种“大众型”副炮的有效射击范围之内,但根据帝国军操典,只要是进入了有效攻击范围内,炮击便可以开始了。
这是一种对敌人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