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

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2/4)

背刺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

    一边想要利用大汉帮他们捞好处,一边又暗中扯大汉的后腿。

    相对于冯都护被人算计的恼怒,左夫人在军事上,则是要现实得多。

    虽然不甘心,但眼下大汉既然不可能拿下襄阳,她很快就清醒地转至军事层面考虑利弊。

    对着沙盘与地图看了一会,但见她突然冷笑一声:

    “皆言吴人乃鼠辈,目光浅短,此言亦确实有理。”

    “就算让他们拿下襄阳又如何?就算大汉不能走宛城攻取许昌又如何?”

    “只要能光明正大拿下幽州,天下产马之地尽在大汉之手。”

    “魏贼挡不住大汉的兵锋,难道吴人凭着大江就想阻止大汉光复天下?”

    右夫人同意左夫人的看法,但见她微微一笑:

    “大汉现在没办法拿下襄阳,吴人亦是同样没有办法拿下幽州。”

    “陆逊此举,看似高明,实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阿郎何须如此生气?”

    她的目光流转,缓声劝道:

    “陆逊好歹也是吴国名将,怎么可能看不到眼下的大势?”

    “他欲有所作为,自然不甘束手待缚,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这天下的便宜,总不能让咱们全占了去。”

    听到两位夫人的话,冯都护“哦”了一声,看向二人,问道:

    “依两位细君之意,也是同意我领军去一趟武关?”

    “不仅仅是去一趟武关。”

    一直在沉思的左夫人拿起长鞭,点了点宛城的位置:

    “魏贼虽说弃守武关,但他们在武关道东南边,重新修复了草桥关。”

    草桥关,就是后世的荆紫关。

    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

    武关属秦,荆子口属楚。

    当时它们是武关道上秦楚两国国境线上的最重要关口。

    汉时,在荆子口的旧址上,有一座木桥,供往来商旅通过丹水,故而称此地为草桥关。

    武关与草桥关之间,皆是崇山峻岭,唯有丹水穿越其间,连通两地。

    唐朝前的武关道,大部分路段都是与丹水冲刷而成的河谷重合。

    “就算是大汉以后不能从武关走宛城攻取许昌,但亦要做好钳制襄阳的准备。”

    “若不然,大汉自北南下灭魏时,吴国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从襄阳偷袭宛城许昌等地。”

    左夫人说着,长鞭重重地点在草桥关的位置。

    “啪!”

    “所以,大汉想要完全控制武关道,草桥关就必须得拿下来。”

    “如此,退,可作为武关的前哨,进,可钳制南阳诸地。”

    “吴人控襄阳,让大汉不能从宛城攻取许昌,那我们也要让他们不敢轻易从宛城北上。”

    冯都护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也就是说,不走这一趟,是不行了……”

    右夫人轻笑一声:

    “荆州乃三足鼎立之地,吴人想要攻取襄阳,大汉自然也不能光看着,真能拿下草桥关的话,确实也不错。”

    唔,大汉拿草桥关,吴国拿襄阳,所以只有魏贼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冯都护点头:

    “得闻两位细君之言,某茅塞顿开,既如此,那我就领兵走一趟武关。”

    “关键问题是,仅仅武关那点守军,怕是攻不下草桥关。想要攻下草桥关,还须得另行调兵。”

    别看现在的大汉,疆域广大,但兵力仍是关中之战时的那些兵力,最多就是增加了一些并州的胡骑义从。

    这就是为什么冯都护一直反对现在就在河东用兵的原因之一。

    别看大汉已经收复关中这么久了,但冯都护知道,再次用兵的时机,仍是远远未到。

    丞相去世后,军中本来就人心不稳。

    再加上冯都护接管前线大军,汉中军的头号勐将魏延与他不和,而随军长史杨仪更是潜逃魏国。

    对军中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逼得冯都护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安抚军中人心方面来。

    魏军退出关中时,又摧毁了潼关与武关。

    冯都护又须得调集人手加以修复。

    还要派出人手清理未央宫。

    同时还要着手修复郑国渠,为以后的恢复生产做准备。

    紧跟着又是天子迁都,百官与各官署皆随之迁来,更是诸多繁琐。

    天子迁都完毕,就要着手战后治理问题,安抚、整顿、收服关中并州与河东的诸多世家。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让世家低头也好,让他们配合也罢,利诱甚至恫吓肢解等等。

    挟着大胜余威,只有让他们配合了,重新丈量土地与清静户籍人口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所以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