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振南明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吹出来的名将(第一更!)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吹出来的名将(第一更!)(1/2)

    



    清军的鸣金收兵使得临清城的明军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手机端 m.



    虽说清军并没有直接威胁到城头,但几次投石机抛出的石块还是把高杰等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尤其是其一块石头差点砸到了天子。



    若是大明皇帝陛下真的被砸到丧命,高杰怕是万死难赎其罪了。



    事后他越想越怕,便带着一帮将领哭谏,请求天子无论如何要移驾行宫。



    朱慈烺微微感到一些惊讶。



    要知道,哭谏一般是官的路数。大小九卿、科道言官最是精通此道。想不到高杰这样的武将竟然也学会了。



    不过细细想一想高杰等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战场之凶险万分,朱慈烺待在那里明军必须分出人手来保护他。



    而且有些突发情况是让人猝不及防的。如那次清军投石机抛出的石块,若是再错位一些朱慈烺怕真要出事。



    人是不能一直相信运气的。



    哪怕是皇帝。



    朱慈烺任何人都清楚,什么天子受命于天都是唬人的鬼话。他与其他普通人一样受了伤会流血,自然也可能会死亡。



    若是在战场因为意外而死,那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绝对是一场天崩地裂。



    好不容易趋于稳定的朝堂肯定又会变得风起云涌,各路势力站队支持藩王,内耗不止血流成河...



    光是想一想让人头皮发麻。



    朱慈烺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前世的历史已经说明,要想对抗满清必须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天子,说一二二的朝廷。



    朱慈烺也在反思自己,他的一时头脑发热可能会带给大明灾难。



    当然,鼓舞士气的效果已经达到。接下来的时间朱慈烺大可以在行宫坐镇。



    这样更为安全,也有利于明军的发挥,使得他们不必为了保护朱慈烺而分神。



    其实只要朱慈烺在城,明军会爆发出超常的战斗力。



    从士气讲,明军更是压过清军许多。



    在行宫休息时朱慈烺倒是对这一路清军的统帅勒克德浑起了浓厚的兴趣。



    在原本历史,勒克德浑被描绘成了一个百胜将军的形象。



    这位多尔衮的死党和多铎一道为满清鼎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问题是从目前几次高杰和勒克德浑的对决朱慈烺发现勒克德浑的能力被严重夸大了。



    抛开北直隶那场遭遇战不说,便说临清攻城战,勒克德浑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竟然打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说绿营兵不堪用,汉八旗、蒙八旗的实力可不弱啊,怎么被勒克德浑用的如同无头苍蝇一般?



    这不是一个名将的表现啊。



    如果用年龄解释太牵强了。



    勒克德浑虽然年轻,但在原本历史他差不多也是在这个年纪“叱咤风云”。



    还有爱新觉罗家的另一个后代博洛,也是被颂为绝世猛将。



    为何老虎突然变病猫?



    朱慈烺相信这绝非巧合。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所谓的绝世名将都是满清自己吹出来的。



    努尔哈赤确实很能打,莽古尔泰、阿敏等人也确实是猛将。代善、皇太极早期也是擅长带兵的。



    可到了多尔衮、多铎这里变了味。



    不知是不是努尔哈赤晚年蝌蚪质量下滑严重,老十四和老十五并没有继承他悍勇的特质。相反,此二人倒是很怂。



    围锦州时,多尔衮竟然带着自己的牛录跑路,这点像极了有名将之称的吴三桂。



    怪不得后来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对他委以重任,交给他一支大军让他征讨西南。



    原来是气味相投啊!



    多铎更不用说了。他吹嘘最多的平定江南实际根本没打过什么硬仗,也是围江阴时阎应元组织城百姓奋勇抵抗,给清军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故而城破后多铎下令屠城,借以发泄心的怒火与恨意。



    除了江阴之战,清军南下过程基本没有遭到抵抗。



    刘良佐等人更是望风而降。



    是这样一路顺风顺水的拿下江南,也被多铎吹成了盖世武功,此人的脸皮端是城墙还厚。



    至于满清的下一辈更不堪了。



    不管是博洛还是勒克德浑都是如此。



    拿下江南后不久多尔衮命勒克德浑接替多铎的职位,负责对残明势力进行攻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